iso9001不合格處理,質量管理體系不合格處理
TS16949審核不合格項處理?
1.作為ISO9000或ISO/TS16949品質體系的最終目的是:滿足顧客的要求,作為接受ISO9000或ISO/TS16949標準認證咨詢的企業(yè),必須能夠證明,向顧客交貨的iso三體系認證符合顧客的要求,這是最基本的要求。比如說:該不符合項,最基本的事實是,你向顧客交貨了某類iso三體系認證,但是不能夠證明這某類iso三體系認證是符合顧客要求的(這里有兩層含義:iso三體系認證本身符合要求/按顧客的要求進行監(jiān)視,如:頻率/數(shù)量/方法/實施者等)。那糾正:將沒有的變成有的就可以了,糾正措施:為什么沒有,找出原因,采取消除原因的措施即可。
2.具體你們是做什么iso三體系認證的,我不知道,但是iso三體系認證的重要特性(特殊特性)是必須要管理的,如果沒有識別出iso三體系認證的重要品質特性,那如何確保iso三體系認證滿足顧客要求(如:特殊特性的要求等)。這樣導致的結果,必然是:沒有辦法確保持續(xù)向顧客提供滿足要求的iso三體系認證。所以過程是失效的。
糾正:將沒有變成有,糾正措施:為什么沒有,找出原因,采取消除原因的措施即可。
1)管理評審 不合格原因:對標準要求理解不夠,部分過程績效指標未按標準要求收集12個月的數(shù)據(jù) 糾正措施:收集所有指標12個月的數(shù)據(jù);對數(shù)據(jù)收集人員進行培訓,確保數(shù)據(jù)收集的準確性 2)質量成本 原因:相關人員對質量成本理解不充分,未收集內部失效成本的數(shù)據(jù) 糾正措施:收集質量成本所包含的數(shù)據(jù),包括外部失效成本、內部失效成本、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對質量成本相關人員進行培訓,確保對質量成本的準確理解 3)不合格處理 原因分析:外觀不合格品相關人員對程序iso三體系認證及標準要求理解不透徹,未按iso三體系認證要求對不合格品進行隔離 糾正措施:在所有可能產生不合格品處設置不合格品隔離區(qū)或容器,將所有不合格品及時放入容器中或隔離區(qū);對所有不合格品相關人員進行培訓,確保對不合格品要求的掌握 4)夜班首件檢驗 原因分析:夜班未設置品質管理人員,未對作業(yè)準備狀況進行驗證 糾正措施:設置夜班品質管理人員
ts16949里不合格處理名詞定義是什么?
不合格品是指經(jīng)檢驗和試驗判定,產品質量特性與相關技術要求和圖紙工程規(guī)范相偏離,不再符合接收準則的產品。根據(jù)GB/T19000-2008的規(guī)定,對不合格品的處置有三種方式:①糾正---“為消除已發(fā)現(xiàn)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返工—“為使不合格產品符合要求而對其所采取的措施”;·返修—“為使不合格產品滿足預期用途而對其所采取的措施”·降級--“為使不合格產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對其等級的改變”②報廢—“為避免不合格產品原有的預期用途而對其采取的措施”。不合格品經(jīng)確認無法返工和讓步接收,或雖可返工但返工費用過大、不經(jīng)濟的均按廢品處理。③讓步—“對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規(guī)定要求的產品的許可”。讓步接收是指產品不合格,但其不符合的項目和指標對產品的性能、壽命、安全性、可靠性、互換性及產品正常使用均無實質性的影響,也不會引起顧客提出申訴、索賠而準予放行的不合格品。讓步接收實際上就是對一定數(shù)量不符合規(guī)定要求的材料、產品準予放行的書面認可。
不合格處理程序是Iso9001的那一條款,是那一個的程序條件?
1、本條款提出了對出現(xiàn)的不合格所采取措施以及保留成文信息的要求。主要目的是通過對不合格的處理,防止不合格的再發(fā)生,或在其他場合發(fā)生,以提高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
2、當不合格發(fā)生時,組織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對不合格做出應對及采取相應措施或對策,以控制和糾正不合格,消除不合格的危害,對不合格的后果進行處置,進一步消除或減小不合格的影響。
3、當不合格發(fā)生后,組織應通過以下活動評價不合格,分析其原因確定采取的糾正措施。(1)確定其原因評價不合格。一是要評審和分析不合格,調查不合格的情況、等級、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評定和分析不合格的性質,比如是一般不合格,還是重大不合格;二是要確定不合格的原因,即找出是什么因素造成不合格的結果或發(fā)生的條件;三是要確定是否存在類似的不合格,實施"舉一反三"。分析確定是否還有可能在以后會再次發(fā)生類似的不合格,即不合格是孤立的,還是具有普遍性的、規(guī)律性的、重復性的。(2)針對不合格的原因制定措施并實施所需的措施。糾正措施應與不合格所產生的影響相適應。不合格處理程序是Iso9001的那一條款,是那一個的程序條件您好,這邊已經(jīng)看到你的問題,正在為你整理答案,請稍等。
1、本條款提出了對出現(xiàn)的不合格所采取措施以及保留成文信息的要求。主要目的是通過對不合格的處理,防止不合格的再發(fā)生,或在其他場合發(fā)生,以提高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
2、當不合格發(fā)生時,組織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對不合格做出應對及采取相應措施或對策,以控制和糾正不合格,消除不合格的危害,對不合格的后果進行處置,進一步消除或減小不合格的影響。
3、當不合格發(fā)生后,組織應通過以下活動評價不合格,分析其原因確定采取的糾正措施。(1)確定其原因評價不合格。一是要評審和分析不合格,調查不合格的情況、等級、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評定和分析不合格的性質,比如是一般不合格,還是重大不合格;二是要確定不合格的原因,即找出是什么因素造成不合格的結果或發(fā)生的條件;三是要確定是否存在類似的不合格,實施"舉一反三"。分析確定是否還有可能在以后會再次發(fā)生類似的不合格,即不合格是孤立的,還是具有普遍性的、規(guī)律性的、重復性的。(2)針對不合格的原因制定措施并實施所需的措施。糾正措施應與不合格所產生的影響相適應。
建立和實施質量管理體系過程中如何處理不合格產品?
應建立SOP,對不合格品進行分類管理,哪些該返工,哪些該報廢、銷毀,調查原因,產生不合格品的原因是什么?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
如果ccc認證產品出現(xiàn)客戶投訴和不合格現(xiàn)象怎么處理?
不管是不是CCC認證咨詢iso三體系認證,出現(xiàn)了這些問題,按照客戶投訴處理程序和不合格處理程序的規(guī)定處理就是了,按照規(guī)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