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iso17025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如何建立?
如何建立ISO17025質量管理體系?
現場調研和差距分析、編制推進方案ISO/IEC17025內審員培訓iso三體系認證編寫、技術支持服務體系運行評估實操培訓-內審/管理評審
建立ISO17025質量管理體系方法如下:
一、認可前的準備工作
1、購置或下載ISO17025:1999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并根據本實驗室專業(yè)類別收集中國實驗室單位認可委員會發(fā)布的關于各行業(yè)實驗室的補充規(guī)定要求,如CNAL/AC05 《實驗室認可準則在微生物檢測實驗室的應用說明》。及相關iso三體系認證檢驗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
2、全面理解學習實驗室認可準則及補充規(guī)定,保證在實驗室內部有充分的人員對認可要求及流程的理解是明確而且準確的,必要的時候可以請專業(yè)咨詢機構予以全程指導或培訓。
3、根據實驗室認可準則的要求及實驗室的特點設定組織架構,劃分職 能分配,對關鍵崗位的人員如較高管理層、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質量監(jiān)督員、認證簽字人等人員給予重點培訓學習,保證其掌握如何保障實驗室的硬件要求及 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并有能力對檢測結果給予測量不確定度分析。關鍵崗位人員均是認可時需單獨重點考核對象。
4、對各部門的質量活動、技術活動的職責、權限及相互接口必須明確劃分,界定清楚各部門及關鍵人員的質量職責。
5、根據實驗室認可準則及補充規(guī)定的要求及實驗室的實際情況,組織 編制質量體系iso三體系認證,含質量手冊、程序iso三體系認證、作業(yè)指導書(通常有管理制度、儀器操作規(guī)范、檢測細則、統(tǒng)計方法、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細則、期間核查規(guī)程、安全管 理規(guī)定)、窗體記錄四大類質量體系iso三體系認證。質量體系iso三體系認證應確保滿足相關要求,并體現實驗室檢測項目的特點及合理分配。
6、質量管理體系試運行6個月,在此期間必須按照質量體系要求完成 相關工作,并保留6個月的相關技術記錄和質量記錄,必須按照實驗室認可準則第五章的
5.2——
5.10要素及補充規(guī)定的特殊要求開展技術檔案收集、技術控制 活動(含能力驗證、實驗室比對、質量監(jiān)督、內部質控、測量不確定度分析等)工作,需對現場環(huán)境、區(qū)域規(guī)劃、儀器狀況進行合理評估,充分保證實驗室在硬件能 力上滿足認可的要求。
7、必須在認可之前組織至少一次實驗室認可全部要素的內部質量審核,必須執(zhí)行至少一次管理評審工作。
二、認可后的工作
1、現場評審組由實驗室認可委員會委派評審組長及技術專家對實驗室軟件、硬件兩個方面進行考核,并有盲樣考核項目。
2、考核結果有四類:
一、完全符合;
二、基本符合,但需要書面整改;
三、基本符合,但需要部分現場復查;
四、不符合。
3、針對考核結果評審組給予三到六個月不等的整改期限,實驗室完成糾正措施并提報整改報告。
4、實驗室應維持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并在每四年內必須至少參加一次能力驗證并考核合格。實驗室認可委員會每18個月跟蹤復審一次。
5、根據實驗室的情況也可以選擇專業(yè)的咨詢機構對體系維持給予重點培訓或指導。以上幾點為本人觀點,在體系運行中各項活動均需有完善的記錄或分析 報告(如實驗室比對的分析報告通常用z比分法進行評定),現場評審時為審查重點。在遞交認可申請書時在項目、方法等方面都有一些方法和技巧均需各位注意。 還希望各位指正,如有疑問可多多溝通,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嘛。實驗室的質量監(jiān)督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是實驗室對人員能力監(jiān)控一項必不可少的措施,是實驗室確保人員具備或保持其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很久以來對實驗室質量監(jiān)督的對象,質量監(jiān)督的方式方法存在著很大的分歧,甚至造成被評審實驗室很大的困惑。
一、實驗室質量監(jiān)督的對象?似乎這個問題不應再提出來討論,似乎早已解決的問題,但不然至今還 有在實驗室建立管理體系時,實驗室評審時,要求實驗室對實驗室檢測和/或校準進行全過程的監(jiān)控,對設備、對環(huán)境條件、對檢測和/或校準報告、原始記錄等進 行監(jiān)控,
4.
1.
5.g)的要求與
5.
9.1的要求混在一起。實際上,導則25和17025中已經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導則25—
4.2e)指出:由熟悉檢測和/或校準和(或)校準方法和程序、了解檢測和/或校準和(或)校準工作目的,以及懂得如何評定檢測和/或校準和(或)校準結果的人員實施監(jiān)督。監(jiān)督人員與非監(jiān)督人員的比例應足以保證監(jiān)督工作正常進行。實驗室認可準則CNAS-CL01和17025—
4.
1.5g)由熟知檢測和/或校準和(或)校準的方法、程序、目的和結果評價的人員對檢測和/或校準和校準人員包括在培員工進行充分的監(jiān)督。實驗室認可準則CNAS-CL01和17025—
5.
2. 1當使用在培員工時,應對其安排適當的監(jiān)督。實驗室認可準則CNAS-CL01和17025—
5.
2. 3實驗室應使用長期雇傭人員或簽約的人員。在使用簽約人員和其他技術人員及關鍵的支持人員時,實驗室應確保這些人員是勝任的且受到監(jiān)督,并依據實驗室的管理體系要求工作。也就是說實驗室的質量監(jiān)督的對象是檢測和/或校準人員包括在培人員,因此,希望那些咨詢機構,那些至今還在誤導實驗室的評審員好好學習CNAS-CL01和17025。
二、質量監(jiān)督的方式方法?從準則和標準并沒有要求實驗室一定要編質量監(jiān)督的年度計劃(更確切 說是質量監(jiān)督方案),但并不等于不需要質量監(jiān)督方案或計劃。質量監(jiān)督和內部審核及質量控制都應是有計劃的活動。實驗室制訂質量監(jiān)督計劃(方案)是加強對人 員管理的一種有效方法。不能單方面強調質量監(jiān)督是不能有計劃的,甚至于說有計劃是錯誤的,還要給實驗室出具不符合報告。筆者認為這種想法和做法是要不得 的,是錯誤的。質量監(jiān)督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有計劃的,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隨時隨地實施監(jiān)督,有定期的也可不定期的,具體可見我本博客的質量監(jiān)督 的iso質量體系證書。關鍵在于質量監(jiān)督的有效性,不求形式,講究實效。
二、在管理評審前應進行策劃實驗室在進行管理評審前由較高管理者策劃,即實驗室應對十二項輸入 逐一進行分析,如第一次管理評審時,可能還沒有外部機構的評審,還沒有工作量和工作類型的變化等,那么就不作為這次管理評審的輸入;第二次管理評審時可能 未進行實驗室之間比對或能力驗證,那么實驗室之間比對或能力驗證的結果可以不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等,策劃的內容:① 決定輸入的內容后就應明確分工,由那個部門、誰去準備,什么時間提交,② 設定參加管理評審的成員、時間、地點;③ 提出議題和輸出。管理評審策劃的結果形成管理評審的計劃,然后,將管理評審計劃預先發(fā)給與會成員,請他們預先做好充分準備,使管理評審適宜、充分、有效。
三、管理評審的依據是:受益者〖所有者(管理層)、員工、相關方(供方、分包方)、顧客、社會〗的期望。
四、ISO/IEC17025標準和CNAS—CL01準則都沒有提及。但有輸入必然有輸出,這是過程的特點之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ISO9001:2000版指出管理評審的輸出可以有以下方面:⑴ 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及過程有效性的改進;⑵ 與顧客有關的數據和結果質量的改進;⑶ 資源需求。實驗室應針對內外環(huán)境的變化或潛在的變化,考慮當前或未來資源需求,為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xù)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提供基本保證。
五、管理評審的目的是持續(xù)改進質量管理體系和iso三體系認證(實驗室的iso三體系認證是數據和結果)質量;必要時修改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以及對質量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修改,以提高管理水平。
六、管理評審應由較高管理者親自主持。有的實驗室的管理者代表(質 量負責人)或員工給我抱怨說他們實驗室較高管理者不僅不策劃管理評審,甚至不參加管理評審,只是在管理評審的報告上簽個字。要知道管理評審是實驗室的較高 級會議,解決內部審核、質量監(jiān)督、質量控制等控制方法解決不了的問題,要提請管理評審來解決,它是實驗室自我完善機制的重要保證。一定需由實驗室的較高管 理者主持,否則是無法達到應有的目的的。
七、管理評審的輸出應形成iso三體系認證,包括評審報告和采取措施及實施的記錄。管理評審的報告一定要針對管理評審的目的是評價“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做出回答?,F在不少實驗室只將管理評審的過程作描述,沒有針對管理評審的目做總結,這點提請實驗室注意。
建立ISO17025質量管理體系方法如下:
一、認可前的準備工作
1、購置或下載ISO17025:1999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并根據本實驗室專業(yè)類別收集中國實驗室單位認可委員會發(fā)布的關于各行業(yè)實驗室的補充規(guī)定要求,如CNAL/AC05 《實驗室認可準則在微生物檢測實驗室的應用說明》。及相關iso三體系認證檢驗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
2、全面理解學習實驗室認可準則及補充規(guī)定,保證在實驗室內部有充分的人員對認可要求及流程的理解是明確而且準確的,必要的時候可以請專業(yè)咨詢機構予以全程指導或培訓。
3、根據實驗室認可準則的要求及實驗室的特點設定組織架構,劃分職 能分配,對關鍵崗位的人員如較高管理層、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質量監(jiān)督員、認證簽字人等人員給予重點培訓學習,保證其掌握如何保障實驗室的硬件要求及 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并有能力對檢測結果給予測量不確定度分析。關鍵崗位人員均是認可時需單獨重點考核對象。
4、對各部門的質量活動、技術活動的職責、權限及相互接口必須明確劃分,界定清楚各部門及關鍵人員的質量職責。
5、根據實驗室認可準則及補充規(guī)定的要求及實驗室的實際情況,組織 編制質量體系iso三體系認證,含質量手冊、程序iso三體系認證、作業(yè)指導書(通常有管理制度、儀器操作規(guī)范、檢測細則、統(tǒng)計方法、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細則、期間核查規(guī)程、安全管 理規(guī)定)、窗體記錄四大類質量體系iso三體系認證。質量體系iso三體系認證應確保滿足相關要求,并體現實驗室檢測項目的特點及合理分配。
6、質量管理體系試運行6個月,在此期間必須按照質量體系要求完成 相關工作,并保留6個月的相關技術記錄和質量記錄,必須按照實驗室認可準則第五章的
5.2——
5.10要素及補充規(guī)定的特殊要求開展技術檔案收集、技術控制 活動(含能力驗證、實驗室比對、質量監(jiān)督、內部質控、測量不確定度分析等)工作,需對現場環(huán)境、區(qū)域規(guī)劃、儀器狀況進行合理評估,充分保證實驗室在硬件能 力上滿足認可的要求。
7、必須在認可之前組織至少一次實驗室認可全部要素的內部質量審核,必須執(zhí)行至少一次管理評審工作。
二、認可后的工作
1、現場評審組由實驗室認可委員會委派評審組長及技術專家對實驗室軟件、硬件兩個方面進行考核,并有盲樣考核項目。
2、考核結果有四類:
一、完全符合;
二、基本符合,但需要書面整改;
三、基本符合,但需要部分現場復查;
四、不符合。
3、針對考核結果評審組給予三到六個月不等的整改期限,實驗室完成糾正措施并提報整改報告。
4、實驗室應維持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并在每四年內必須至少參加一次能力驗證并考核合格。實驗室認可委員會每18個月跟蹤復審一次。
5、根據實驗室的情況也可以選擇專業(yè)的咨詢機構對體系維持給予重點培訓或指導。
以上幾點為本人觀點,在體系運行中各項活動均需有完善的記錄或分析 報告(如實驗室比對的分析報告通常用z比分法進行評定),現場評審時為審查重點。在遞交認可申請書時在項目、方法等方面都有一些方法和技巧均需各位注意。 還希望各位指正,如有疑問可多多溝通,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嘛。
實驗室的質量監(jiān)督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是實驗室對人員能力監(jiān)控一項必不可少的措施,是實驗室確保人員具備或保持其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很久以來對實驗室質量監(jiān)督的對象,質量監(jiān)督的方式方法存在著很大的分歧,甚至造成被評審實驗室很大的困惑。
一、實驗室質量監(jiān)督的對象?
似乎這個問題不應再提出來討論,似乎早已解決的問題,但不然至今還 有在實驗室建立管理體系時,實驗室評審時,要求實驗室對實驗室檢測和/或校準進行全過程的監(jiān)控,對設備、對環(huán)境條件、對檢測和/或校準報告、原始記錄等進 行監(jiān)控,
4.
1.
5.g)的要求與
5.
9.1的要求混在一起。實際上,導則25和17025中已經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導則25—
4.2e)指出:
由熟悉檢測和/或校準和(或)校準方法和程序、了解檢測和/或校準和(或)校準工作目的,以及懂得如何評定檢測和/或校準和(或)校準結果的人員實施監(jiān)督。
監(jiān)督人員與非監(jiān)督人員的比例應足以保證監(jiān)督工作正常進行。
實驗室認可準則CNAS-CL01和17025—
4.
1.5g)由熟知檢測和/或校準和(或)校準的方法、程序、目的和結果評價的人員對檢測和/或校準和校準人員包括在培員工進行充分的監(jiān)督。
實驗室認可準則CNAS-CL01和17025—
5.
2. 1當使用在培員工時,應對其安排適當的監(jiān)督。
實驗室認可準則CNAS-CL01和17025—
5.
2. 3實驗室應使用長期雇傭人員或簽約的人員。在使用簽約人員和其他技術人員及關鍵的支持人員時,實驗室應確保這些人員是勝任的且受到監(jiān)督,并依據實驗室的管理體系要求工作。
也就是說實驗室的質量監(jiān)督的對象是檢測和/或校準人員包括在培人員,因此,希望那些咨詢機構,那些至今還在誤導實驗室的評審員好好學習CNAS-CL01和17025。
二、質量監(jiān)督的方式方法?
從準則和標準并沒有要求實驗室一定要編質量監(jiān)督的年度計劃(更確切 說是質量監(jiān)督方案),但并不等于不需要質量監(jiān)督方案或計劃。質量監(jiān)督和內部審核及質量控制都應是有計劃的活動。實驗室制訂質量監(jiān)督計劃(方案)是加強對人 員管理的一種有效方法。不能單方面強調質量監(jiān)督是不能有計劃的,甚至于說有計劃是錯誤的,還要給實驗室出具不符合報告。筆者認為這種想法和做法是要不得 的,是錯誤的。質量監(jiān)督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有計劃的,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隨時隨地實施監(jiān)督,有定期的也可不定期的,具體可見我本博客的質量監(jiān)督 的iso質量體系證書。關鍵在于質量監(jiān)督的有效性,不求形式,講究實效。
二、在管理評審前應進行策劃
實驗室在進行管理評審前由較高管理者策劃,即實驗室應對十二項輸入 逐一進行分析,如第一次管理評審時,可能還沒有外部機構的評審,還沒有工作量和工作類型的變化等,那么就不作為這次管理評審的輸入;第二次管理評審時可能 未進行實驗室之間比對或能力驗證,那么實驗室之間比對或能力驗證的結果可以不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等,策劃的內容:
① 決定輸入的內容后就應明確分工,由那個部門、誰去準備,什么時間提交,
② 設定參加管理評審的成員、時間、地點;
③ 提出議題和輸出。
管理評審策劃的結果形成管理評審的計劃,然后,將管理評審計劃預先發(fā)給與會成員,請他們預先做好充分準備,使管理評審適宜、充分、有效。
三、管理評審的依據是:
受益者〖所有者(管理層)、員工、相關方(供方、分包方)、顧客、社會〗的期望。
四、ISO/IEC17025標準和CNAS—CL01準則都沒有提及。但有輸入必然有輸出,這是過程的特點之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ISO9001:2000版指出管理評審的輸出可以有以下方面:
⑴ 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及過程有效性的改進;
⑵ 與顧客有關的數據和結果質量的改進;
⑶ 資源需求。
實驗室應針對內外環(huán)境的變化或潛在的變化,考慮當前或未來資源需求,為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xù)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提供基本保證。
五、管理評審的目的是持續(xù)改進質量管理體系和iso三體系認證(實驗室的iso三體系認證是數據和結果)質量;必要時修改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以及對質量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修改,以提高管理水平。
六、管理評審應由較高管理者親自主持。有的實驗室的管理者代表(質 量負責人)或員工給我抱怨說他們實驗室較高管理者不僅不策劃管理評審,甚至不參加管理評審,只是在管理評審的報告上簽個字。要知道管理評審是實驗室的較高 級會議,解決內部審核、質量監(jiān)督、質量控制等控制方法解決不了的問題,要提請管理評審來解決,它是實驗室自我完善機制的重要保證。一定需由實驗室的較高管 理者主持,否則是無法達到應有的目的的。
七、管理評審的輸出應形成iso三體系認證,包括評審報告和采取措施及實施的記錄。管理評審的報告一定要針對管理評審的目的是評價“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做出回答?,F在不少實驗室只將管理評審的過程作描述,沒有針對管理評審的目做總結,這點提請實驗室注意。
在實驗室中,如何建立屬于自己的ISO17025質量管理體系?
全面理解學習實驗室認可準則及相應領域應用說明,保證在實驗室內部有充分的人員對認可要求及流程的理解是明確而且準確的,必要時可以請專業(yè)咨詢機構予以全程指導或培訓。
一、認可前的準備工作
1、購置或下載ISO17025:2005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并根據本實驗室專業(yè)類別收集中國實驗室單位認可委員會發(fā)布的關于各行業(yè)實驗室的補充規(guī)定要求,及相關iso三體系認證檢驗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
2、全面理解學習實驗室認可準則及補充規(guī)定,保證在實驗室內部有充分的人員對認可要求及流程的理解是明確而且準確的,這時可能需要聘請專業(yè)咨詢機構予以全程指導或培訓。
3、根據實驗室認可準則的要求及實驗室的特點設定組織架構,劃分職能分配,對關鍵崗位的人員如較高管理層、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等人員給予重點培訓學習,保證其掌握如何保障實驗室的硬件要求及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并有能力對檢測結果給予測量不確定度分析。關鍵崗位人員均是認可時需單獨重點考核對象。
4、對各部門的質量活動、技術活動的職責、權限及相互接口必須明確劃分,界定清楚各部門及關鍵人員的質量職責。
5、根據實驗室認可準則及補充規(guī)定的要求及實驗室的實際情況,組織編制質量體系iso三體系認證,含質量手冊、程序iso三體系認證、作業(yè)指導書、記錄四大類質量體系iso三體系認證。質量體系iso三體系認證應確保滿足相關要求,并體現實驗室檢測項目的特點及合理分配。
6、質量管理體系試運行6個月,在此期間必須按照質量體系要求完成相關工作,并保留6個月的相關記錄,必須按照實驗室認可準則第五章的
5.2~
5.10要素及補充規(guī)定的特殊要求開展技術檔案收集、技術控制活動工作,需對現場環(huán)境、區(qū)域規(guī)劃、儀器狀況進行合理評估,充分保證實驗室在硬件能力上滿足認可的要求。
7、必須在認可之前組織至少一次實驗室認可全部要素的內部質量審核,必須執(zhí)行至少一次管理評審工作。
二、認可后的工作
1、現場評審組由實驗室認可委員會委派評審組長及技術專家對實驗室軟件、硬件兩個方面進行考核,并有盲樣考核項目。
2、考核結果有四類:
一、完全符合;
二、基本符合,但需要書面整改;
三、基本符合,但需要部分現場復查;
四、不符合。
3、針對考核結果評審組給予三到六個月不等的整改期限,實驗室完成糾正措施并提報整改報告。
4、實驗室應維持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并在每四年內必須至少參加一次能力驗證并考核合格。實驗室認可委員會每18個月跟蹤復審一次。
5、根據實驗室的情況也可以選擇專業(yè)的咨詢機構對體系維持給予重點培訓或指導。實驗室的質量監(jiān)督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是實驗室對人員能力監(jiān)控一項必不可少的措施,是實驗室確保人員具備或保持其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很久以來對實驗室質量監(jiān)督的對象,質量監(jiān)督的方式方法存在著很大的分歧,甚至造成被評審實驗室很大的困惑。
一、實驗室質量監(jiān)督的對象?似乎這個問題不應再提出來討論,似乎早已解決的問題,但不然至今還有在實驗室建立管理體系時,實驗室評審時,要求實驗室對實驗室檢測和/或校準進行全過程的監(jiān)控,對設備、對環(huán)境條件、對檢測和/或校準報告、原始記錄等進行監(jiān)控,
4.
1.
5.g)的要求與
5.
9.1的要求混在一起。實際上,導則25和17025中已經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導則25—
4.2e)指出:由熟悉檢測和/或校準和(或)校準方法和程序、了解檢測和/或校準和(或)校準工作目的,以及懂得如何評定檢測和/或校準和(或)校準結果的人員實施監(jiān)督。監(jiān)督人員與非監(jiān)督人員的比例應足以保證監(jiān)督工作正常進行。實驗室認可準則CNAS-CL01和17025—
4.
1.5g)由熟知檢測和/或校準和(或)校準的方法、程序、目的和結果評價的人員對檢測和/或校準和校準人員包括在培員工進行充分的監(jiān)督。實驗室認可準則CNAS-CL01和17025—
5.
2. 1當使用在培員工時,應對其安排適當的監(jiān)督。實驗室認可準則CNAS-CL01和17025—
5.
2. 3實驗室應使用長期雇傭人員或簽約的人員。在使用簽約人員和其他技術人員及關鍵的支持人員時,實驗室應確保這些人員是勝任的且受到監(jiān)督,并依據實驗室的管理體系要求工作。也就是說實驗室的質量監(jiān)督的對象是檢測和/或校準人員包括在培人員,因此,希望那些咨詢機構,那些至今還在誤導實驗室的評審員好好學習CNAS-CL01和17025。
二、在管理評審前應進行策劃實驗室在進行管理評審前由較高管理者策劃,即實驗室應對十二項輸入逐一進行分析管理評審策劃的結果形成管理評審的計劃,然后,將管理評審計劃預先發(fā)給與會成員,請他們預先做好充分準備,使管理評審適宜、充分、有效。
三、管理評審的依據是:受益者〖所有者(管理層)、員工、相關方(供方、分包方)、顧客、社會〗的期望。
四、管理評審的目的是持續(xù)改進質量管理體系和iso三體系認證(實驗室的iso三體系認證是數據和結果)質量;必要時修改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以及對質量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修改,以提高管理水平。
質量管理體系如何建立?
如何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1.要認真學習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建立清晰的管理層次 質量管理工作紛繁復雜,長期以來難以形成清晰的管理層次。特別是隨著企業(yè)規(guī)模的加大,涉及的部門增多,質量管理的層次更為復雜。因此,必須建立清晰明確的質量管理層次。
2.要建立金字塔式的質量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 在建立質量體系iso三體系認證時,要按照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理論企業(yè)的實際要求,將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分為四層,構成一個質量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的金字塔。
3.制定質量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的主要依據 (1)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 (2)啤酒生產規(guī)范; (3)相關的單位法律法規(guī)。
4.要制訂質量管理體系的第
二、三層次iso三體系認證 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體系建立的步驟 建立、完善質量體系一般要經歷質量體系的策劃與iso認證,質量體系iso三體系認證的編制、質量體系的試運行,質量體系審核和評審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可分為若干具體步驟。
一、質量體系的策劃與iso認證 該階段主要是做好各種準備工作,包括教育培訓,統(tǒng)一認識,組織落實,擬定計劃;確定質量方針,制訂質量目標;現狀調查和分析;調整組織結構,配備資源等方面。 (一)教育培訓,統(tǒng)一認識 質量體系建立和完善的過程,是始于教育,終于教育的過程,也是提高認識和統(tǒng)一認識的過程,教育培訓要分層次,循序漸進地進行。 第一層次為決策層,包括黨、政、技(術)領導。主要培訓: 1.通過介紹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的發(fā)展和
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的步驟 建立、完善質量體系一般要經歷質量體系的策劃與iso認證,質量體系iso三體系認證的編制、質量體系的試運行,質量體系審核和評審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可分為若干具體步驟。 質量體系的策劃與iso認證 該階段主要是做好各種準備工作,包括教育培訓,統(tǒng)一認識,組織落實,擬定計劃;確定質量方針,制訂質量目標;現狀調查和分析;調整組織結構,配備資源等方面。
一、教育培訓,統(tǒng)一認識 質量體系建立和完善的過程,是始于教育,終于教育的過程,也是提高認識和統(tǒng)一認識的過程,教育培訓要分層次,循序漸進地進行。 第一層次為決策層,包括黨、政、技(術)領導。主要培訓: 1.通過介紹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的發(fā)展和本單位的經驗教訓,
如何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按照PDCA過程方法,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應著重解決以下主要問題:
1、委任管理者代表,負責ISO9001管理體系的建立、運行、維護和持續(xù)改進,以及跟咨詢機構/認證咨詢機構的聯絡。??管代應該由組織內部具備一定管理職責的人來擔當,以便協調各部門工作。
2、確定組織結構,明確各職能部門和崗位的職責與權限,尤其是質量管理方面的職責權限。??
3、接受與ISO9001有關的培訓(如基礎知識培訓,標準條文講解,iso三體系認證編寫方法培訓,內部審核員培訓,統(tǒng)計技術培訓,現場5S管理培訓等等),以加深對標準的認識和理解,方便以后應用標準進行管理。??
4、編制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體系iso三體系認證一般分4個層次,從上到下分別為: 1)質量手冊:概括性描述管理體系的構成和基本要求,闡明企業(yè)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2)程序iso三體系認證:對企業(yè)管理的關鍵過程,如采購過程,生產或服務過程,質量管理過程,iso三體系認證控制過程,內部審核過程,糾正與預防措施控制過程,供應商評估控制過程等等,進行規(guī)定 3)作業(yè)指導書/操作規(guī)程:對上述關鍵過程中涉及到的具體活動,如某設備操作規(guī)程,檢驗規(guī)程等,進行詳細的步驟描述,是崗位工作的重要指引iso三體系認證 4)各種質量記錄表格:上述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實施的證據 ——ISO9001標準對于iso三體系認證的多少并沒有規(guī)定,但編制的體系iso三體系認證至少應包含1份手冊,6個程序iso三體系認證(可以在手冊中完全引用,不一定獨立成文)和17類質量記錄(標準條文中有明文規(guī)定的)。????
5、iso三體系認證經過審核發(fā)布后,各部門按簽收到的體系iso三體系認證運行,保持必要的質量記錄,這些記錄按規(guī)定應該是持續(xù)有效運行體系3個月以上的記錄。
6、體系運行過程中,認證咨詢審核前,應確認各種檢測設備,計量儀器,壓力容器已經過校準,并且在校驗的有效周期內。??
7、確認企業(yè)內有無特殊工種(焊工,電工,塔吊工,電梯工,鍋爐工,廠內機動車司機,油漆工、廚師等等),如果有,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8、認證咨詢審核前必須完成一次內部審核,一次管理評審,并分別保持記錄。??
9、準備工作做好后就可以聯系認證咨詢機構,提交體系iso三體系認證進行iso三體系認證審核,預約時間接受現場審核。 務必記得:ISO9001的精神在于:滿足法律法規(guī)要求,滿足顧客要求,持續(xù)改進;實施ISO9001標準的方法是16字方針:寫我該做,做我所寫,記我所做,持續(xù)改進。????。
如何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1.要認真學習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建立清晰的管理層次質量管理工作紛繁復雜,長期以來難以形成清晰的管理層次。特別是隨著企業(yè)規(guī)模的加大,涉及的部門增多,質量管理的層次更為復雜。因此,必須建立清晰明確的質量管理層次。
2.要建立金字塔式的質量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在建立質量體系iso三體系認證時,要按照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理論企業(yè)的實際要求,將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分為四層,構成一個質量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的金字塔。
3.制定質量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的主要依據(1)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2)啤酒生產規(guī)范;(3)相關的單位法律法規(guī)。
4.要制訂質量管理體系的第
二、三層次iso三體系認證質量管理體系的第二層次iso三體系認證包括“過程控制程序”、“監(jiān)視和測量控制程序”等操作性iso三體系認證。質量管理體系的第三層包括作業(yè)指導書及其它規(guī)定和制度。
建立質量管理體系,需要依據職業(yè)學校本身的規(guī)模、人員的能力、具體的目標、所提供的教育服務及其實現的具體過程,去iso認證出符合學校實際情況和特點的iso三體系認證化的質量管理體系,并加以實施。(1)“過程和要素”的轉化。在學校教育管理中,與質量形成有重大關系的過程主要有教育iso認證和提供過程、學生服務過程和支持過程等三大類。只有抓住學生培養(yǎng)過程中質量管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才能有效地將質量體系的“過程和要素”轉化到教育過程中,由此建立的質量管理體系既符合ISO9000質量標準,又具有學校管理特色。根據質量標準中的5個“過程和要素”,學校質量管理體系應建立下列程序或形成程序iso三體系認證。①資源管理?!百Y源管理”主要應體現在人力資源管理、基礎設施保障控制和學習、生活環(huán)境的控制。②管理職責?!肮芾砺氊煛睉ǎ褐贫ㄙ|量方針和質量目標;規(guī)定質量職責和職權,并明確內部接口處及與外部接觸面上的職能;管理評審,由管理者對質量管理體系、質量方針和目標進行正式的、定期的和獨立的評審。③質量管理體系。在學校教育中,“質量管理體系”至少應包括:質量方針、質量目標;iso三體系認證和資料控制程序;質量記錄控制程序;內部審核控制程序;不合格學生控制程序;數據分析控制程序;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2)“過程和要素”和iso三體系認證要求。ISO9000∶2000版質量標準體系共有5個“過程和要素”,它們是:質量管理體系,管理職責,資源管理,iso三體系認證實現,測量、分析和改進。其iso三體系認證化程序的強制要求弱化,只要求必須具有6個程序。職業(yè)學校建立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必需的質量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應該有: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質量手冊;程序iso三體系認證;工作iso三體系認證。(3)教育服務過程分析。2000版ISO9000族標準提出了過程方法模式,要求系統(tǒng)地識別和管理組織所應用的過程,特別是這些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強調以下方面的重要性:理解并滿足要求;需要從增值的角度考慮過程;獲得過程業(yè)績和有效性的結果;基于客觀的測量,持續(xù)改進過程。對職業(yè)學校教育過程進行分析,首先要按照ISO9000族標準的要求,有效地識別過程及其相互作用,了解每一個過程的輸入和輸出,并通過對這些過程提供足夠的資源,以保障得到滿意的過程結果??偟膩碚f,其過程可以分為教育iso認證和提供過程、學生服務過程和支持過程等??傊?,通用的ISO9000族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咨詢?yōu)槁殬I(yè)學校管理提供了一條規(guī)范質量管理、接軌國際標準的途徑,但實踐含金量如何還有待時間檢驗。每一名職業(yè)教育工作者都有責任和義務為深化職業(yè)教育評價尺度、促進教育管理的現代化作一些實質性研究。
如何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首先,你從事的行業(yè)是什么? 其次,質量體系也分好多類型,如汽車行業(yè)的質量體系16949,通信行業(yè)的TL9000,建工行業(yè)的50430,不同的行業(yè),認證咨詢的標準是不一樣的,所建立的體系標準也是不一樣的,但是基本都會用ISO90001作為基礎的。 第三,確定了認證咨詢體系的標準,就先要熟悉認證咨詢的體系標準。如果自己能力較強,可以自己建立質量體系,如果不行的話,可以聯系咨詢或者認證咨詢機構去做。 第四,就是常規(guī)流程,建立體系推行小組,制定體系推行計劃。然后,差異化分析,編制手冊,程序iso三體系認證等,iso三體系認證審批后,發(fā)布,試運行,進行體系內審和管理評審,問題整改,邀請第三方認證咨詢機構進行外審,按時完成外審的不符合項的整改,認證咨詢
轉載以下資料,僅供參考,如有具體問題,可以進行探討: 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的步驟 建立、完善質量體系一般要經歷質量體系的策劃與iso認證,質量體系iso三體系認證的編制、質量體系的試運行,質量體系審核和評審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可分為若干具體步驟。 質量體系的策劃與iso認證階段主要是做好各種準備工作,包括教育培訓,統(tǒng)一認識,組織落實,擬定計劃;確定質量方針,制訂質量目標;現狀調查和分析;調整組織結構,配備資源等方面。 教育培訓,統(tǒng)一認識 質量體系建立和完善的過程,是始于教育,終于教育的過程,也是提高認識和統(tǒng)一認識的過程,教育培訓要分層次,循序漸進地進行。 第一層次為決策層,包括黨、政、技(術)領導。主要培訓: 1.
首先對企業(yè)貫標,進行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培訓,樹立質量管理的意識,明確質量管理的原則: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領導作用;全員積極參與;過程方法;改進;循證決策;關系管理。熟悉了解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并按照法律法規(guī)和實際情況編寫符合公司運行的質量管理體系iso三體系認證。接下來,在實際生產服務過程中按照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和體系iso三體系認證的要求進行運行和操作,同時依據標準要求和公司iso三體系認證要求對運行和操作過程進行檢查,發(fā)現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進行改進,持續(xù)運行不斷改進。 建立和實施質量管理體系可以分為以下8個步驟:
1.確定顧客和其它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
2.建立組織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3.確定實現質量目標所必需的過程和職責。 4